《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杜晓勤 | PDF下载|ePub下载
类别: 文学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细密的文本分析和严谨的史料考证,从声律和风骨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嬗变的轨迹,钩稽出不少为人所忽视的五言律诗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 · · · ·
目录 · · · · · ·
序 葛晓音 1
绪论 1
上编 从永明体到沈宋体 9
第一章 永明体声律特征及其在齐梁时期的发展 9
第一节 永明体声律体系分析 9
第二节 梁大同诗人对永明体格律形式的新发展 13
第二章 庾信、徐陵对周、陈、隋新体诗声律之发展 18
第一节 庾信、徐陵新体诗律化经验 18
第二节 “徐庾体”在周隋诗坛之影响 22
第三章 唐初诗坛声律发展的复杂性 25
第一节 艰于创变的宫廷诗坛 25
第二节 王绩诗歌的律化成就 27
第三节 王绩对庾信律化技巧的继承和发展 30
第四章 贞观中后期的诗律发展及其因素 35
第一节 唐太宗诗歌创作观的转变 35
第二节 新进诗人对诗歌声律技巧的探索 37
第五章 上官仪、元兢的诗律学理论及其对诗律发展之影响 40
第一节 “上官体”的诗律学贡献 40
第二节 元兢诗律学的历史意义 42
第六章 初唐四杰对新体诗的态度及其新体诗律化程度 48
第一节 骆宾王诗歌律化成就及其原因 48
第二节 卢照邻的诗歌声律观 51
第三节 王勃诗歌声律观及其与王绩之关系 53
第四节 杨炯新体诗律化成就 55
第七章 高宗朝后期的两股诗体复古潮流 57
第一节 诗律退化的宫廷诗会与私人宴集 57
第二节 陈子昂的诗体“复古”观与诗律实践 60
第八章 武后朝诗歌律化水平的飞跃 64
第一节 “上官体”的复振 64
第二节 “珠英学士”对诗律定型之贡献 68
第九章 沈宋与五言律体定型之关系 72
第一节 沈宋对元兢“换头”术的肯定与推广 73
第二节 沈宋诗歌律化程度辨析 77
第十章 小结 80
附录 86
永明至隋末五言新体诗声律发展统计表 86
初唐五言新体诗声律发展统计表 93
下编 从“性灵摇荡”到“风骨凛然” 107
第一章 齐梁诗歌与士人心态之关系 107
第一节 齐梁诗歌风力不振的现实政治因素 107
第二节 齐梁士人生活方式对山水诗风之影响 112
第三节 齐梁艳情诗风与佛教涅槃学之关系 122
第二章 周隋时期北方诗风之变与士人心态之新特征 130
第一节 梁末入北诗人对南朝士风与诗风的反思 130
第二节 周隋时期北地诗风之变 138
第三章 唐初宫廷诗风与士风之关系 148
第一节 唐太宗对南朝诗风之态度 149
第二节 唐太宗诗歌创作中的学南之举 155
第三节 魏徵等人创作观影响甚微之因由 164
第四章 龙朔初载诗风新变与新进文士的人格缺陷 172
第一节 龙朔“文场变体”新说 172
第二节 龙朔文士群体的政治崛起 176
第三节 龙朔文人群体的文化特质 180
第四节 上官仪诗学观念的艺术本质 184
第五节 盛极一时的“颂体”诗文 186
第六节 龙朔诗歌艺术与精神的双重缺陷 188
第五章 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 197
第一节 初唐四杰与北方儒学关系考论 197
第二节 初唐四杰与象数派易学之关系 202
第三节 初唐四杰与道家思想之关系 206
第四节 初唐四杰诗文革新的精神实质 208
第五节 初唐四杰的人生观与历史感 214
第六章 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 222
第一节 陈子昂人格精神与家学传统之关系 222
第二节 陈子昂与武周政权关系辨 229
第三节 陈子昂近体诗创作中的家学因素 236
第四节 陈子昂古体诗创作中的家学因素 243
第七章 武后、中宗朝宫廷士风与诗风 249
第一节 武后、中宗朝宫廷文人对龙朔诗风之修正 249
第二节 武周、中宗朝“颂体”诗文兴起的社会文化因素 258
第三节 武后、中宗朝文士人格思考对于盛唐理想人格建构之先导意义 266
第八章 盛唐诗人心态形成诸因素之考察 274
第一节 良好君臣关系的重建 274
第二节 文人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 277
第三节 对儒学经世精神的重视 280
第九章 小结 286
第一节 齐梁至盛唐士风嬗变的阶段性特征 286
第二节 影响齐梁至盛唐士风变化的因素 288
第三节 诗人心态对创作影响的复杂性 290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00
· · · · · ·
绪论 1
上编 从永明体到沈宋体 9
第一章 永明体声律特征及其在齐梁时期的发展 9
第一节 永明体声律体系分析 9
第二节 梁大同诗人对永明体格律形式的新发展 13
第二章 庾信、徐陵对周、陈、隋新体诗声律之发展 18
第一节 庾信、徐陵新体诗律化经验 18
第二节 “徐庾体”在周隋诗坛之影响 22
第三章 唐初诗坛声律发展的复杂性 25
第一节 艰于创变的宫廷诗坛 25
第二节 王绩诗歌的律化成就 27
第三节 王绩对庾信律化技巧的继承和发展 30
第四章 贞观中后期的诗律发展及其因素 35
第一节 唐太宗诗歌创作观的转变 35
第二节 新进诗人对诗歌声律技巧的探索 37
第五章 上官仪、元兢的诗律学理论及其对诗律发展之影响 40
第一节 “上官体”的诗律学贡献 40
第二节 元兢诗律学的历史意义 42
第六章 初唐四杰对新体诗的态度及其新体诗律化程度 48
第一节 骆宾王诗歌律化成就及其原因 48
第二节 卢照邻的诗歌声律观 51
第三节 王勃诗歌声律观及其与王绩之关系 53
第四节 杨炯新体诗律化成就 55
第七章 高宗朝后期的两股诗体复古潮流 57
第一节 诗律退化的宫廷诗会与私人宴集 57
第二节 陈子昂的诗体“复古”观与诗律实践 60
第八章 武后朝诗歌律化水平的飞跃 64
第一节 “上官体”的复振 64
第二节 “珠英学士”对诗律定型之贡献 68
第九章 沈宋与五言律体定型之关系 72
第一节 沈宋对元兢“换头”术的肯定与推广 73
第二节 沈宋诗歌律化程度辨析 77
第十章 小结 80
附录 86
永明至隋末五言新体诗声律发展统计表 86
初唐五言新体诗声律发展统计表 93
下编 从“性灵摇荡”到“风骨凛然” 107
第一章 齐梁诗歌与士人心态之关系 107
第一节 齐梁诗歌风力不振的现实政治因素 107
第二节 齐梁士人生活方式对山水诗风之影响 112
第三节 齐梁艳情诗风与佛教涅槃学之关系 122
第二章 周隋时期北方诗风之变与士人心态之新特征 130
第一节 梁末入北诗人对南朝士风与诗风的反思 130
第二节 周隋时期北地诗风之变 138
第三章 唐初宫廷诗风与士风之关系 148
第一节 唐太宗对南朝诗风之态度 149
第二节 唐太宗诗歌创作中的学南之举 155
第三节 魏徵等人创作观影响甚微之因由 164
第四章 龙朔初载诗风新变与新进文士的人格缺陷 172
第一节 龙朔“文场变体”新说 172
第二节 龙朔文士群体的政治崛起 176
第三节 龙朔文人群体的文化特质 180
第四节 上官仪诗学观念的艺术本质 184
第五节 盛极一时的“颂体”诗文 186
第六节 龙朔诗歌艺术与精神的双重缺陷 188
第五章 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 197
第一节 初唐四杰与北方儒学关系考论 197
第二节 初唐四杰与象数派易学之关系 202
第三节 初唐四杰与道家思想之关系 206
第四节 初唐四杰诗文革新的精神实质 208
第五节 初唐四杰的人生观与历史感 214
第六章 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 222
第一节 陈子昂人格精神与家学传统之关系 222
第二节 陈子昂与武周政权关系辨 229
第三节 陈子昂近体诗创作中的家学因素 236
第四节 陈子昂古体诗创作中的家学因素 243
第七章 武后、中宗朝宫廷士风与诗风 249
第一节 武后、中宗朝宫廷文人对龙朔诗风之修正 249
第二节 武周、中宗朝“颂体”诗文兴起的社会文化因素 258
第三节 武后、中宗朝文士人格思考对于盛唐理想人格建构之先导意义 266
第八章 盛唐诗人心态形成诸因素之考察 274
第一节 良好君臣关系的重建 274
第二节 文人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 277
第三节 对儒学经世精神的重视 280
第九章 小结 286
第一节 齐梁至盛唐士风嬗变的阶段性特征 286
第二节 影响齐梁至盛唐士风变化的因素 288
第三节 诗人心态对创作影响的复杂性 290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00
· · · · · ·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