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为药》刘焱 | PDF下载|ePub下载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副标题: 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原作名: Healing with Poisons: Potent Medicines in Medieval China
译者: 朱慧颖
出版年: 2024-7
页数: 265
定价: 7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光启·中国研究
ISBN: 9787545220063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美国医学史学会韦尔奇奖获奖作品,以丰富的史料生动呈现古代中国日常“服毒”的历史。
揭示“毒”的两面性,让我们重新认识“毒”与“药”:中国古代医学观念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药物具有可塑性,只要运用得当,猛烈的毒药也可以用来治病与养生。
融合政治史、宗教 史、社会史和经济史,展现医学与宗教、科学与玄学、毒物与药物、精神提升与肉体痛苦之间的张力。一部以毒药为视角展开的汉唐中国文化史。
引入西方医学传统,带来比较医学史的视域,打破中西医全然对立的传统观念。
【内容简介】
毒物和药物看似对立,但翻开中国医学史,我们会发现毒物曾被如此广泛地用于治疗风寒、疼痛、瘟疫等多种疾病与日常养生。本书研究了在3-9世纪中国药学的形成期,医生、宗教人物、朝廷官员和非专业的士大夫如何使用有毒之药物来医治顽疾、强身厚生。通过聚焦汉语中“毒”字的概念是如何引导医者采取各种方法,将危险的毒物转化为灵丹妙药,作者清楚地揭示出毒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古社会的重要地位。
本书讲述了汉末到初唐时期涉及毒药的医疗纷争和政治事件,彰显了“毒”对于当时人们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政治至关重要。作者还研究了中国古典药学中大量有毒的矿物、植物和动物制品,包括有剧毒的“百药长”附子和一度非常流行的五石散,展现了强效药在身体上如何产生作用,以及这种药效如何塑造了对药物及其治疗的疾病的知识。该书还发掘了古代中国对健康以及身体与有毒药物如何互动的不同理解方式,提醒我们关注药物流动的物质性,其真正的意义与效用并不能被归结为固定的内核,而是依具体的技术干预、社会政治状况与个人身体体验而变化。
【媒体评论】:
历史上的药物绝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问题,它联结着自然与人身,交织着医疗技术、权力网络、生命意识、宗教信念等诸多层面,何况毒药;“毒”之施用,似乎应该具有更丰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涵。《以毒为药》向我们展示了中古中国“毒药”的多重景象,足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史这一特殊侧面的好奇。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古代中国人的认识中,毒和药本身就有很强的一致性,具有一体两面的性质。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诸多与医药相关的历史现象,而且更进一步引导读者去思考现实中,药作为物质的流动性、药与毒的可转化性以及身体与物质世界互动的复杂性。
——余新忠 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杰出教授
这是一部揭示“毒-药”神秘张力的知识考古专著,作者通过“毒药”的命名、诠释,“度”的驾驭建构出古代中医特别的“身体观”与“文化药理学”图景,大大超越了“古方今用”的实用主义思绪,开启了中药学“古慧今悟”的联想空间,是文化史,社会史观照下医药史写作的绝佳范本。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
《以毒为药》驳斥了将传统药物视为无毒疗法的浪漫谬误,提出了重新认识中世纪中国使用毒药的新视野。他的研究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古往今来药物、文化和人体之间的关系。
——《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
刘焱巧妙地将政治史、宗教史、社会史和经济史交织在一起,阐明了医学,尤其是烈性药物,是如何在玄学的新兴知识框架以及佛教和道教相互竞争的宗教传统中发挥作用的。
——《医学及相关科学史杂志》
刘焱的文章通俗易懂,语言清晰,引人入胜,它将被证明是跨文化背景下教学的绝佳材料……这本灵活易懂的书必将为后续更多富有探究精神的研究奠定基础。
——《医学社会史》
基于对最重要的中文文献的全面研究,刘焱为高年级学生和专家提供了关于这些药物发展的清晰阐述,并提供了一些最重要的药物及其用途的宝库。
——《选择》
学者们会发现,这本对中国药物学的精彩探索读来令人愉悦,章节简短,结构合理,论证连贯。
——《亚洲研究杂志》
刘焱对公元前一千年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医药学习与实践的结构性背景进行了最杰出的、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翔实描述。
——《血清学》
《以毒为药》巧妙地将医学史和身体史结合在一起。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这本学术性强、参考资料丰富的著作研究了中国药学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00-800 年),当时毒药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从简单的腹痛到流行性疾病,有毒植物都能提供治疗。药剂师们结合“毒”或“特效药”的概念,设计出了将有毒植物转化为有效药物的技术。许多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刘焱让我们了解了中世纪的治疗哲学及其对现代中医的影响。
——《美国草药协会季刊》
该书写得很出色,为中国医学史的研究作出了显著贡献。
——韩嵩(Marta Hans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有一种迷思是认为中医在人们能想到的各个方面都与西医相反,但该书揭开了这层迷雾,指出中古中国的医家不仅治疗急性病,也普遍使用毒药,并且完全知晓毒药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董慕达(Miranda Brown) 密歇根大学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刘焱,哈佛大学科学史博士,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中国研究硕士,现为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亚洲史、医学史等。研究领域包括药学史、宗教治疗、炼金术、感官和情感史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知识交流。
译者:
朱慧颖,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文博研究馆员,现供职于中国茶叶博物馆展陈学术部。已出版《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中国医药与治疗史》《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等译著多部,并参编茶文化书籍和图录若干部。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 可塑的药物
第一章 毒的两面性
第二章 毒药的转化
第二部分 知识、权威和实践
第三章 以毒攻毒
第四章 药物的流通
第五章 实践中的药物
第三部分 强身与厚生
第六章 诱人的刺激物
第七章 向生而死
结 语
参考文献
目 录
· · · · · ·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