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 | PDF下载|ePub下载
创建
查看
33
类别: 科技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分别出了修订版,2006年8月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在正在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版在内容和结构方面都有很大的修改。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
作者简介 · · · · · ·
谢希仁,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有:1986年完成总参通信部局域网办公系统项目;1987年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新进展”;为国内首次介绍分组数据通信;1991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组交换的话音数据通信系统”项目。1999年完成第一个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网管中心的研制任务及“金桥网网管技术”项目等。上述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军队和部级奖项。著有:《计算机网络》第1至第5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总印数约200万册;译著网络类图书2种,主持翻译图书14种。
目录 · · · · · ·
第1章概述(1)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
1.2因特网概述(3)
1.2.1网络的网络(3)
1.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4)
1.2.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7)
1.3因特网的组成(8)
1.3.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9)
1.3.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1)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6)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7)
1.5.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7)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7)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8)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9)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23)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4)
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24)
1.7.2协议与划分层次(26)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28)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31)
1.7.5TCP/IP的体系结构(33)
本章的重要概念(35)
习题(36)
第2章物理层(38)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38)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9)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39)
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40)
2.2.3信道的极限容量(42)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43)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44)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47)
2.4信道复用技术(50)
2.4.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50)
2.4.2波分复用(53)
2.4.3码分复用(54)
2.5数字传输系统(55)
2.6宽带接入技术(57)
2.6.1ADSL技术(57)
2.6.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59)
2.6.3FTTx技术(61)
本章的重要概念(62)
习题(63)
第3章数据链路层(65)
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66)
3.1.1数据链路和帧(66)
3.1.2三个基本问题(67)
3.2点对点协议PPP(72)
3.2.1PPP协议的特点(72)
3.2.2PPP协议的帧格式(75)
3.2.3PPP协议的工作状态(76)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78)
3.3.1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78)
3.3.2CSMA/CD协议(81)
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86)
3.4.1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86)
3.4.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88)
3.4.3以太网的MAC层(89)
3.5扩展的以太网(93)
3.5.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94)
3.5.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95)
3.6高速以太网(103)
3.6.1100BASE—T以太网(103)
3.6.2吉比特以太网(104)
3.6.3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网(105)
3.6.4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106)
本章的重要概念(107)
习题(109)
第4章网络层(112)
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112)
4.2网际协议IP(114)
4.2.1虚拟互连网络(115)
4.2.2分类的IP地址(117)
4.2.3IP地址与硬件地址(121)
4.2.4地址解析协议ARP(123)
4.2.5IP数据报的格式(126)
4.2.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131)
4.3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133)
4.3.1划分子网(133)
4.3.2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139)
4.3.3无分类编址CIDR(构成超网)(140)
4.4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146)
4.4.1ICMP报文的种类(146)
4.4.2ICMP的应用举例(148)
4.5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49)
4.5.1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149)
4.5.2内部网关协议RIP(152)
4.5.3内部网关协议OSPF(157)
4.5.4外部网关协议BGP(162)
4.5.5路由器的构成(166)
4.6IP多播(169)
4.6.1IP多播的基本概念(169)
4.6.2在局域网上进行硬件多播(171)
4.6.3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171)
4.7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176)
4.7.1虚拟专用网VPN(176)
4.7.2网络地址转换NAT(179)
本章的重要概念(181)
习题(183)
第5章运输层(188)
5.1运输层协议概述(188)
5.1.1进程之间的通信(188)
5.1.2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190)
5.1.3运输层的端口(191)
5.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93)
5.2.1UDP概述(193)
5.2.2UDP的首部格式(194)
5.3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195)
5.3.1TCP最主要的特点(195)
5.3.2TCP的连接(197)
5.4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197)
5.4.1停止等待协议(198)
5.4.2连续ARQ协议(201)
5.5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202)
5.6TCP可靠传输的实现(205)
5.6.1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206)
5.6.2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209)
5.6.3选择确认SACK(211)
5.7TCP的流量控制(212)
5.7.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212)
5.7.2必须考虑传输效率(213)
5.8TCP的拥塞控制(214)
5.8.1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214)
5.8.2几种拥塞控制方法(216)
5.8.3随机早期检测RED(221)
5.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224)
5.9.1TCP的连接建立(224)
5.9.2TCP的连接释放(226)
5.9.3TCP的有限状态机(228)
本章的重要概念(229)
习题(230)
第6章应用层(235)
6.1域名系统DNS(236)
6.1.1域名系统概述(236)
6.1.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237)
6.1.3域名服务器(239)
6.2文件传送协议(244)
6.2.1FTP概述(244)
6.2.2FTP的基本工作原理(245)
6.2.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246)
6.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247)
6.4万维网WWW(248)
6.4.1万维网概述(248)
6.4.2统一资源定位符URL(250)
6.4.3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251)
6.4.4万维网的文档(258)
6.4.5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264)
6.4.6博客、微博和轻博(266)
6.5电子邮件(268)
6.5.1电子邮件概述(268)
6.5.2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271)
6.5.3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273)
6.5.4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274)
6.5.5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275)
6.5.6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275)
6.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79)
6.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81)
6.7.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81)
6.7.2管理信息结构SMI(283)
6.7.3 管理信息库MIB(286)
6.7.4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报文(288)
6.8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291)
6.8.1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291)
6.8.2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293)
本章的重要概念(295)
习题(296)
第7章网络安全(300)
7.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300)
7.1.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300)
7.1.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301)
7.1.3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302)
7.2两类密码体制(303)
7.2.1对称密钥密码体制(303)
7.2.2公钥密码体制(304)
7.3数字签名(305)
7.4鉴别(306)
7.4.1报文鉴别(306)
7.4.2实体鉴别(308)
7.5密钥分配(310)
7.5.1对称密钥的分配(310)
7.5.2公钥的分配(312)
7.6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313)
7.6.1网络层安全协议(313)
7.6.2运输层安全协议(316)
7.6.3应用层的安全协议(319)
7.7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321)
7.7.1防火墙(321)
7.7.2入侵检测系统(322)
本章的重要概念(323)
习题(324)
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326)
8.1概述(326)
8.2流式存储音频/视频(330)
8.2.1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331)
8.2.2媒体服务器(331)
8.2.3实时流式协议RTSP(332)
8.3交互式音频/视频(333)
8.3.1IP电话概述(334)
8.3.2IP电话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338)
8.3.3实时运输协议RTP(338)
8.3.4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340)
8.3.5H.323(341)
8.3.6会话发起协议SIP(343)
8.4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345)
8.4.1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345)
8.4.2调度和管制机制(346)
8.4.3综合服务IntServ与资源预留协议RSVP(350)
8.4.4区分服务DiffServ(353)
本章的重要概念(355)
习题(356)
第9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359)
9.1无线局域网WLAN(359)
9.1.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360)
9.1.2802.11局域网的物理层(364)
9.1.3802.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365)
9.1.4802.11局域网的MAC帧(372)
9.2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375)
9.3无线城域网WMAN(378)
9.4蜂窝移动通信网(379)
9.4.1蜂窝无线通信技术简介(379)
9.4.2移动IP(382)
9.4.3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对移动用户的路由选择(386)
9.4.4GSM中的切换(387)
9.4.5无线网络对高层协议的影响(388)
9.5展望(389)
本章的重要概念(391)
习题(391)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393)
10.1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IPng)(393)
10.1.1解决I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393)
10.1.2IPv6的基本首部(394)
10.1.3IPv6的扩展首部(396)
10.1.4IPv6的地址空间(398)
10.1.5从IPv4向IPv6过渡(403)
10.1.6ICMPv6(405)
10.2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06)
10.2.1MPLS的产生背景(406)
10.2.2MPLS的工作原理(407)
10.2.3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410)
10.3P2P应用(412)
10.3.1P2P工作方式概述(412)
10.3.2使用P2P技术的电骡eMule(413)
10.3.3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414)
10.3.4P2P文件分发的分析(415)
本章的重要概念(417)
习题(418)
附录A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420)
附录B英文缩写词(433)
附录C参考文献与网址(443)
光盘内容
1.电子教案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
3.第4版(2003年)教材及附录中的部分内容:
3.1可靠传输
3.2广域网
3.3附录B:随机接入技术ALOHA
3.4附录C: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5附录D:关于ATM的通信量
3.6附录E: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
· · · · · ·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
1.2因特网概述(3)
1.2.1网络的网络(3)
1.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4)
1.2.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7)
1.3因特网的组成(8)
1.3.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9)
1.3.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1)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6)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7)
1.5.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7)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7)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8)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9)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23)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4)
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24)
1.7.2协议与划分层次(26)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28)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31)
1.7.5TCP/IP的体系结构(33)
本章的重要概念(35)
习题(36)
第2章物理层(38)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38)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9)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39)
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40)
2.2.3信道的极限容量(42)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43)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44)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47)
2.4信道复用技术(50)
2.4.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50)
2.4.2波分复用(53)
2.4.3码分复用(54)
2.5数字传输系统(55)
2.6宽带接入技术(57)
2.6.1ADSL技术(57)
2.6.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59)
2.6.3FTTx技术(61)
本章的重要概念(62)
习题(63)
第3章数据链路层(65)
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66)
3.1.1数据链路和帧(66)
3.1.2三个基本问题(67)
3.2点对点协议PPP(72)
3.2.1PPP协议的特点(72)
3.2.2PPP协议的帧格式(75)
3.2.3PPP协议的工作状态(76)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78)
3.3.1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78)
3.3.2CSMA/CD协议(81)
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86)
3.4.1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86)
3.4.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88)
3.4.3以太网的MAC层(89)
3.5扩展的以太网(93)
3.5.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94)
3.5.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95)
3.6高速以太网(103)
3.6.1100BASE—T以太网(103)
3.6.2吉比特以太网(104)
3.6.3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网(105)
3.6.4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106)
本章的重要概念(107)
习题(109)
第4章网络层(112)
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112)
4.2网际协议IP(114)
4.2.1虚拟互连网络(115)
4.2.2分类的IP地址(117)
4.2.3IP地址与硬件地址(121)
4.2.4地址解析协议ARP(123)
4.2.5IP数据报的格式(126)
4.2.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131)
4.3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133)
4.3.1划分子网(133)
4.3.2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139)
4.3.3无分类编址CIDR(构成超网)(140)
4.4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146)
4.4.1ICMP报文的种类(146)
4.4.2ICMP的应用举例(148)
4.5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49)
4.5.1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149)
4.5.2内部网关协议RIP(152)
4.5.3内部网关协议OSPF(157)
4.5.4外部网关协议BGP(162)
4.5.5路由器的构成(166)
4.6IP多播(169)
4.6.1IP多播的基本概念(169)
4.6.2在局域网上进行硬件多播(171)
4.6.3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171)
4.7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176)
4.7.1虚拟专用网VPN(176)
4.7.2网络地址转换NAT(179)
本章的重要概念(181)
习题(183)
第5章运输层(188)
5.1运输层协议概述(188)
5.1.1进程之间的通信(188)
5.1.2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190)
5.1.3运输层的端口(191)
5.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93)
5.2.1UDP概述(193)
5.2.2UDP的首部格式(194)
5.3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195)
5.3.1TCP最主要的特点(195)
5.3.2TCP的连接(197)
5.4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197)
5.4.1停止等待协议(198)
5.4.2连续ARQ协议(201)
5.5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202)
5.6TCP可靠传输的实现(205)
5.6.1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206)
5.6.2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209)
5.6.3选择确认SACK(211)
5.7TCP的流量控制(212)
5.7.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212)
5.7.2必须考虑传输效率(213)
5.8TCP的拥塞控制(214)
5.8.1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214)
5.8.2几种拥塞控制方法(216)
5.8.3随机早期检测RED(221)
5.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224)
5.9.1TCP的连接建立(224)
5.9.2TCP的连接释放(226)
5.9.3TCP的有限状态机(228)
本章的重要概念(229)
习题(230)
第6章应用层(235)
6.1域名系统DNS(236)
6.1.1域名系统概述(236)
6.1.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237)
6.1.3域名服务器(239)
6.2文件传送协议(244)
6.2.1FTP概述(244)
6.2.2FTP的基本工作原理(245)
6.2.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246)
6.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247)
6.4万维网WWW(248)
6.4.1万维网概述(248)
6.4.2统一资源定位符URL(250)
6.4.3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251)
6.4.4万维网的文档(258)
6.4.5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264)
6.4.6博客、微博和轻博(266)
6.5电子邮件(268)
6.5.1电子邮件概述(268)
6.5.2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271)
6.5.3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273)
6.5.4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274)
6.5.5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275)
6.5.6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275)
6.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79)
6.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81)
6.7.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81)
6.7.2管理信息结构SMI(283)
6.7.3 管理信息库MIB(286)
6.7.4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报文(288)
6.8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291)
6.8.1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291)
6.8.2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293)
本章的重要概念(295)
习题(296)
第7章网络安全(300)
7.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300)
7.1.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300)
7.1.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301)
7.1.3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302)
7.2两类密码体制(303)
7.2.1对称密钥密码体制(303)
7.2.2公钥密码体制(304)
7.3数字签名(305)
7.4鉴别(306)
7.4.1报文鉴别(306)
7.4.2实体鉴别(308)
7.5密钥分配(310)
7.5.1对称密钥的分配(310)
7.5.2公钥的分配(312)
7.6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313)
7.6.1网络层安全协议(313)
7.6.2运输层安全协议(316)
7.6.3应用层的安全协议(319)
7.7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321)
7.7.1防火墙(321)
7.7.2入侵检测系统(322)
本章的重要概念(323)
习题(324)
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326)
8.1概述(326)
8.2流式存储音频/视频(330)
8.2.1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331)
8.2.2媒体服务器(331)
8.2.3实时流式协议RTSP(332)
8.3交互式音频/视频(333)
8.3.1IP电话概述(334)
8.3.2IP电话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338)
8.3.3实时运输协议RTP(338)
8.3.4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340)
8.3.5H.323(341)
8.3.6会话发起协议SIP(343)
8.4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345)
8.4.1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345)
8.4.2调度和管制机制(346)
8.4.3综合服务IntServ与资源预留协议RSVP(350)
8.4.4区分服务DiffServ(353)
本章的重要概念(355)
习题(356)
第9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359)
9.1无线局域网WLAN(359)
9.1.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360)
9.1.2802.11局域网的物理层(364)
9.1.3802.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365)
9.1.4802.11局域网的MAC帧(372)
9.2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375)
9.3无线城域网WMAN(378)
9.4蜂窝移动通信网(379)
9.4.1蜂窝无线通信技术简介(379)
9.4.2移动IP(382)
9.4.3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对移动用户的路由选择(386)
9.4.4GSM中的切换(387)
9.4.5无线网络对高层协议的影响(388)
9.5展望(389)
本章的重要概念(391)
习题(391)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393)
10.1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IPng)(393)
10.1.1解决I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393)
10.1.2IPv6的基本首部(394)
10.1.3IPv6的扩展首部(396)
10.1.4IPv6的地址空间(398)
10.1.5从IPv4向IPv6过渡(403)
10.1.6ICMPv6(405)
10.2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06)
10.2.1MPLS的产生背景(406)
10.2.2MPLS的工作原理(407)
10.2.3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410)
10.3P2P应用(412)
10.3.1P2P工作方式概述(412)
10.3.2使用P2P技术的电骡eMule(413)
10.3.3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414)
10.3.4P2P文件分发的分析(415)
本章的重要概念(417)
习题(418)
附录A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420)
附录B英文缩写词(433)
附录C参考文献与网址(443)
光盘内容
1.电子教案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
3.第4版(2003年)教材及附录中的部分内容:
3.1可靠传输
3.2广域网
3.3附录B:随机接入技术ALOHA
3.4附录C: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5附录D:关于ATM的通信量
3.6附录E: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
· · · · · ·